無功補償技術在具體應用過程中,需要注重提升相關技術。但在電氣自動化中的應用時,如若單純依靠提升相關技術,則無法實現無功補償技術的全面普及。基于當前這種情況下,相關部門要注重提高對該技術的重視度,要意識到無功補償技術的重要性,在保證電氣自動化系統獲得 佳補償量的基礎上,還需要結合具體實際情況,縮減無功功率的損耗。
補償電容器的容量及相關因素:補償電容量的正確選擇,是獲得良好補償效果的重要環節,具體選擇時,可考慮如下幾個因素:(1)供電變壓器的空載無功補償,一般可選變壓器總容量3%的并聯電容器作為固定補償,以補償變壓器的空載無功損耗。(2)確定多路補償的容量梯度,了解用電負荷的 大值、 小值、負荷的波動情況,根據具體情況以確定電容器的投切步長和分組路數,做到對無功變化的精 確跟蹤。(3)平衡補償、分相補償、復合補償的選擇,確定三相負荷的不平衡程度,必要時需進行現場測量,以確定采用三相平衡補償還是采用復合補償方式。當三相嚴重不平衡時, 好選用適當容量的分相補償。(4)確定補償電容器的總容量,測量自然功率因數,確定目標功率因數,根據兩者之差確定所需要的無功補償總容量。若已知:有功功率P,自然功率因數,目標功率因數,則所需補償的電容器總容量為。(5)確定是否采用抗諧波無功補償電容器,當電網諧波分量較大時,應進行現場諧波測試,必要時需采用與電抗器配套設計的專用電容器,以防止在較大諧波的作用下,補償裝置無法正常運行或電容器易損壞的現象發生。
總結:電容器在變配電所各種設備中屬于可靠性比較薄弱的電器,它比同級電壓的其他設備的絕緣較為薄弱,內部元件發熱較多,而散熱情況又欠佳,內部故障機會較多,制造電力電容器內部材料的可燃物成分又大,所以運行中極易著火。因此,對電力電容器的運行應盡可能地創造良好的低溫和通風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