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有供電設備雖經多次改造,仍然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力負荷需求,目前全國各地已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缺電和拉閘限電的現象。解決電力供應緊張的問題,除了加快電廠建設以外,采用合理的無功補償不失為一條有效的途徑。做好無功補償工作,不但可起到擴大現有輸變電設備供電能力、改善電能質量、降低線路損耗、緩解供電能力不足的作用,而且還能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如延長供用電設備的使用壽命、降低用戶的電費支出等。
考慮到電抗器和電容器的制造偏差,即元件損壞導致容抗變化后,串聯電抗百分率也會隨之變化的可能性,諧振頻率與系統可能存在的諧波之間要留有一定的裕量。所以,系統存在的 低階次的諧波為5次(200Hz)時,建議串聯電抗率為7%的電抗器(諧振頻率為189Hz);系統存在的 低階次的諧波為3次(150Hz)時,則電抗器的感抗可設計為XL=14%Xc(諧振點為133.6Hz)。
在供配電系統中,評價供電質量有三個因素:(1)供電點的電壓和頻率是否接近恒定。(2)功率因數是否接近1。(3)三相系統中,相電流和相電壓是否趨于平衡。利用無功補償提高功率因數,不僅可以大大降低線路中無功電流傳輸造成的功率損耗,而且可以有效提高終端用戶電壓,提高電氣設備的經濟運行水平。因此,無功補償一直是供配電系統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