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功功率單獨就地補償就是將電容器安裝在電氣設備的附近,可以 大限度地減少線損和釋放系統容量,在某些情況下還可以縮小饋電線路的截面積,減少有色金屬消耗。但電容器的利用率往往不高,初次投資及維護費用增加。從提高電容器的利用率和避免遭致損壞的觀點出發,宜用于以下范圍:
舉例說明:設定投入門限;cosΦ=0.95(滯后)此時線路重載荷,即使此時的無功損耗已很大,再投電容器組也不會出現過補償,但cosΦ只要不小于0.95,控制器就不會再有補償指令,也就不會有電容器組投入,所以這種控制方式建議不做為推薦的方式。
投入相應的單相電容器后,三相的電流都有所減小,三相間的不平衡程度沒有變化,未投電容器前C相與A相的電流比電容器為2:1,投入電容器后C相與A相的電流比仍然是2:1。投入電容器后的零線電流減小,這是因為零線中的不平衡無功電流被消除掉了,只剩下不平衡的有功電流部分。從此例可以看出,在三相電流嚴重不平衡的系統中應用時,單相電容器分相投切的補償裝置比三相電容器同時投切的補償裝置的使用效果要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