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功補償技術是一種很傳統的電力技術,它代表了一個國家電力水平的高低,無功補償是將低壓變壓器傳輸過來的無用功轉變為有用功。線路損耗約占據12%,其中主要是無功分量引起的損耗,若無功線損降低50%~60%,一年便可節電500億度左右,相當于半個三峽工程的發電量。這種不消耗一次能源,便可增大發電量的工程是絕好的綠色工程。且投資極小,見效快。
影響功率因數的主要因素:首先,我們知道功率因數的產性主要是因為交流電力設備在其運行過程中除了有功功率消耗之外還需要無功功率。當有功功率p恒定時,如果無功功率q減小,功率因數可以增加。在極端情況下,當Q為零時,其功率因數為1。因此,改善功率因數問題的實質是降低電氣設備的無功需求。
交流電在通過純電阻的時候,電能都轉成了熱能,而在通過純容性或者純感性負載的時候,并不做功.也就是說沒有消耗電能,即為無功功率.當然實際負載,不可能為純容性負載或者純感性負載,一般都是混合性負載,這樣電流在通過它們的時候,就有部分電能不做功,就是無功功率,此時的功率因數小于1,為了提高電能的利用率,就要進行無功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