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電網的負荷呈感性時,如電動機、電焊機等負載,這時電網的電流滯帶后電壓一個角度,當負荷呈容性時,如過量的補償裝置的控制器,這是時電網的電流超前于電壓的一個角度,即功率因數超前或滯后是指電流與電壓的相位關系。通過補償裝置的控制器檢測供電系統的物理量,來決定電容器的投切量,這個物理量可以是功率因數或無功電流或無功功率。
影響功率因數的主要因素:首先,我們知道功率因數的產性主要是因為交流電力設備在其運行過程中除了有功功率消耗之外還需要無功功率。當有功功率p恒定時,如果無功功率q減小,功率因數可以增加。在極端情況下,當Q為零時,其功率因數為1。因此,改善功率因數問題的實質是降低電氣設備的無功需求。
當負荷的功率因數較高,可以利用的電感較少,而三相電流的不平衡現象又比較嚴重時,可能達不到完全平衡的目的。但是理論計算與實驗的結果都表明:只要負荷中含有電感,就可以在將三相的功率因數均補償至1的基礎上,使三相有功電流的不平衡程度有所減輕,仍然可以達到其他補償方式所達不到的效果。